臭蟲 (床蝨)

臭蟲是一種細小的無翅昆蟲,家居害蟲之一近年來,臭蟲為患的個案正陸續回升,原因普遍是頻繁的國際交通,以及臭蟲對除害劑開始產生抗藥性,臭蟲雖普遍不被視為病媒生物,然而人類被臭蟲叮咬後,晚上或會難以入睡,並會出現皮膚發癢、發炎等不適若抓破被臭蟲叮咬處,更有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。臭蟲大量滋生,亦會影響健康對人類造成滋擾,臭蟲生命周期分為卵、若蟲和成蟲3個階段,若蟲是幼年期,外形似小型的成蟲,由若蟲成長為成蟲約需6至8個星期成蟲體長約5毫米,平均壽命為6至12個月。雌蟲每天產卵2至3枚,一生可產卵達500枚若蟲和成蟲均以其特化的口器刺穿動物皮膚,吸食血液維生。臭蟲扁平且呈橢圓狀的身軀有利其匿藏在各類陰暗窄小的空間。臭蟲又名床蝨,這種昆蟲通常在人類睡眠的地方附近棲息,如床墊、地毯及護壁板下面、床架裏面、牆紙後面,以及牆壁和家具的縫隙。臭蟲是夜行生物,靠感應人的體溫以及呼出的二氧化碳來尋找吸血目標,白天則躲在棲息的地方。除吸人血外,臭蟲亦會吸食其他温血動物如老鼠、雀鳥的血液;而即使不吸血,臭蟲也能存活一段長時間。臭蟲的防治如發現有卵殼、若蟲的蛻皮、暗紅或銹紅色的排泄物殘漬,即顯示附近有臭蟲匿藏為患;如同時嗅到獨特的難聞氣味,則顯示為患情況嚴重。要成功清除蟲患,必須正確找出臭蟲的匿藏處,同時清除或堵塞臭蟲的匿藏處。定期清潔處所及吸塵,徹底清洗被褥衣服,以及妥善管理環境衞生,都是有效預防臭蟲的必要措施。其他預防措施包括定期檢視被褥衣服、保持家居環境乾爽、避免使用二手家具、以及盡快更換剝落的牆紙及填塞縫隙等。由於蟲患可能會擴散至毗鄰
單位,因此也應檢查毗鄰單位是否有臭蟲為患。